顯示具有 媒體報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媒體報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日星鑄字行 復刻歷史足跡(台灣立報)


張介冠繼承父親留下的日星鑄字行,讓鑄字的文化得以永續。(圖文/李宜霖)


日星鑄字行 復刻歷史足跡
2010-9-08 21:30 作者:李宜霖

【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位於台北太原路上的小巷,隱藏著台北最後一間鑄字行;日星鑄字行老闆張介冠繼承父親的家業,持續復刻著歷史足跡。

台灣印刷產業已有1百年。張介冠表示,活版印刷過程是作者或公司行號把原稿擬好後,送到印刷廠把稿件編好,編好後送到鑄字行來檢字,撿好字後排成版印刷,之後送到裝訂行裝訂

活版印刷的興衰
張介冠的父親1926年出生,在日據時代是印刷工人,16歲進入報社學習相關技術。日星鑄字行從民國58年5月1日開始營業,至今已有42年。

日星鑄字行開業之前,張介冠的父親跟好友合作開印刷廠,民國56年,張介冠的父親想單獨創業,當時張介冠才15歲。民國58年父親創業,張介冠本來學修車床,隔年他擔負起責任,學習印刷相關技術。

(閱讀全文...)

Taiwan craftsman seeks to save printing heritage (AP)



In this photo taken on July 22, 2010, Chang Chieh-kuan, 58, looks for imperfections in his Chinese character type which means "happiness" at his Ri Xing Type Foundry in Taipei, Taiwan. In the nearly extinct world of movable type, crowded out by digital printing, Chang's foundry is one of the last mak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the old way, a craft that dates back almost a millennium. While time consuming and labor intensive, Chang said it brings out the grandeur of the characters. (AP Photo/Wally Santana)

Taiwan craftsman seeks to save printing heritage
By DIANA JOU
Associated Press
2010-08-23 08:13 AM

Hunched over a metal casting machine, Chang Chieh-kuan carefully guides a tiny copper mold into a hydraulic press. Seconds later he extracts a piece of lead type w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 for "happiness."


That's one down, thousands more to go in a last-ditch effort by this 58-year-old craftsman to rescue the millennium-old world of Chinese lead type from the advance of the digital age.

(Continue reading >>)

【報導記錄】2009-06-28 中央社


府:總統下午參訪鑄字行 支持保存中文文化
(中央社/李淑華台北28日電)2009/06/28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28/5/1m2hd.html

總統馬英九今天下午將參訪日星鑄字行,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表示,總統對於日星鑄字行發起的活版字體復刻計畫,給予加油打氣,將捐出新台幣10萬元,表達對保存中文文化的支持。
馬總統日前提出「識正書簡」引發爭議,但後來總統進一步闡釋說明,他提出「識正書簡」的建議,主要是期待大陸文字政策有所改變,使更多大陸人民能夠直接認識自己的歷史與文化。
總統下午安排參訪「日星鑄字行活版字體復刻計畫」,王郁琦接受訪問表示,總統是從網路上看到一群人為了保存文化,大家聚在一起努力;總統深受感動,尤其是總統對於中文文化、文字,本來就有很深厚的個人喜愛,所以下午親自參訪,給予這群朋友加油打氣。
王郁琦說,總統也將以行動表達支持這群人發起的復刻計畫,現場將捐出10萬元。「日星復刻計畫」由一群互不相識的文創工作者,經網路集結,希望藉由數位化搶救華文世界最後一套完整的正體中文印刷活字,長期以成立一個漢字生活博物館為目標。




相關 2009/06/28 中央社新聞

馬總統:不保存正體漢字就會與過去斷層

(中央社/李淑華台北28日電)2009/06/28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28/5/1m2uo.html


馬總統重申提倡正體字立場(1)
(中央社)2009/06/28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28/5/1m2wn.html
馬總統重申提倡正體字立場(2)
(中央社)2009/06/28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28/5/1m2wp.html

馬總統參訪活版字體復刻計畫(1)
(中央社)2009/06/28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28/5/1m2v2.html
馬總統參訪活版字體復刻計畫(2)
(中央社)2009/06/28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28/5/1m2v4.html
馬總統參訪活版字體復刻計畫(3)

(中央社)2009/06/28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28/5/1m2v6.html


【報導記錄】2009-06-21 聯合報


紙張溫暖漸漸涼/20年後 電子書取代紙本書
2009-06-21 聯合報 【陳宛茜/台北報導】

「七恰」的鑄字機聲音還在腦中響著,回到現實世界,e世代的書籍無聲而快速地湧現、消失。
英國連鎖書店Blackwell日前推出一台「快速印書機(Espresso Book Machine)」,標榜只要煮一杯濃縮咖啡的時間,一本熱騰騰的新書就能出爐。
這台印書機結合了工業用影印機及列印機,每分鐘可印105頁,從列印、剪裁到裝訂,5分鐘就可以完成一本書。Blackwell提供40萬種書供讀者選擇列印,預計暑假將達到100萬本。

美國Amazon網路書店上月發表新一代電子書Kindle DX,擁有無線網路,可免費連線儲存27萬本電子書的Amazon,下載購買電子書、雜誌和報紙。彈指之間,一本書在螢幕上出現、消失,沒留下任何痕跡。

大陸漢王科技也在不久前推出名為「電紙書」的電子書,接近紙質書閱讀效果,具備手寫批注記事、MP3等功能。漢王宣稱「電紙書」是和蔡倫造紙同樣偉大的成就。他們將以每年3萬冊的速度,將中文紙本書籍全面數位化。預計20年之後,紙本書將被電紙書徹底取代。

有許有一天,書店陳列的不再是書本,是一台Expresso book機器;甚至有一天,我們也不再記得紙張的溫暖與芳香。「到了那時候,日星還會繼續存在。」張介冠表示,他打算將日星鑄字行轉型為「印刷博物館」,日星的鉛字架和鑄字機,將是那一個時代留下的美好印記。
相關聯合新聞網報導:台北最後一家鑄字行 留住鉛字生命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4973949.shtml


網路集結 搶救正體中文活字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20990+112009061800100,00.html

2009-06-18
中國時報
【黃哲斌/台北報導】
 出版社社長、服飾品牌經營者、版畫家、廣告設計人、兒童書店老闆,還有「台灣一人旅遊局」青木由香,一群原本不認識的文創工作者,最近透過網路集結,希望搶救世上最後一套完整的正體中文印刷活字;而這套高達二十萬個鉛字的活寶藏,就隱身在台北市太原路的小巷弄裡。

 正當台灣有意爭取正體中文為世界遺產、馬總統「識正書簡」爭議之際,台北最後一家鑄字行「日星」也悄悄引起注意。隨著電腦字體與平版印刷的普及,傳統凸版印刷早已沒落,連帶生產鉛字的鑄字行也快速凋零,目前只有日星還在生產鉛字,年屆花甲的老闆張介冠擔心等他退休後,這套完整的正體中文鉛字,將連同鑄字設備及技術,一同成為歷史化石。

 去年,張介冠向T恤品牌「蘑菇」的老闆張嘉行提及他的憂慮,身為設計人、對字體十分敏感的張嘉行感同身受,於是透過網路發起「日星復刻計畫」,希望能募集一群義工,嘗試保留這批傳統印刷鉛字。

 張介冠表示,店內仍保存明體、楷體、黑體三種完整字型,每種字型各有七種大小尺寸,與常見的電腦中文字體不同的是,電腦字體多以日本「寫研」的造字邏輯為基礎,講求規格化;相形之下,傳統印刷字模多由大陸雕刻師傅輾轉引入,較能保存中文書法的筆劃與字形結構,由於對岸早已使用簡體字,台灣部分報社或印刷廠雖保有部分鉛字,但都殘缺不完整,因此,他手中的字模一旦被銷毀,存在於我們早年記憶的正體中文印刷字,就只能從舊書古籍中尋找。

 因此,張介冠與張嘉行等義工討論後,希望能將鑄字行裡的鉛字,重新翻鑄一套銅模,一方面藉此將字型掃描到電腦裡,經過義工修飾平整後,將這些正體字型數位化,甚至不排除提供給微軟等作業軟體商,無償釋出供中文書寫者使用。

 透過「日星復刻計畫」,在花蓮開設兒童書店的王得泰連繫上張嘉行,並開發一套網路作業平台,供義工修整字型使用;同時,張介冠的誠意也打動彰化一家電腦模具工廠的老闆,將原價六十萬元的電腦刻字翻模設備,半價賣給日星。行人出版社社長周易正、版畫家楊中銘、青木由香、廣告設計人劉宜芬與王裕惠等十幾名義工,也陸續加入此一計畫。

整篇新聞因版面刪減,完整文章請連至:中時部落格 黃哲斌http://blog.chinatimes.com/dander/archive/2009/06/18/413018.html

top